“抗癌之路,慈善相伴”—郑宝珠的癌症患者救助慈善之路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全球癌症病人与思维率正在直线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癌症新增个案数目将从2020年的1,929万例上升至2040年约3023万例,增长幅度达到56.7%。
癌症是人类最大的杀手,一旦罹患癌症,就意味着大笔医疗开销以及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与心理负担,这是人类未来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特别访问到新加坡恒顺慈善医疗中心创始人郑宝珠女士。郑宝珠女士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希望通过各类方式,包含经济、心理、饮食等方面,协助患者走出癌症阴霾。她在采访中表示,癌症,这个名字让许多人心生恐惧,它不仅是医学上的挑战,更是无数家庭的痛苦和煎熬。然而,在我们面临这些困难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恐惧和绝望中。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为那些在癌症阴影下挣扎的人们点燃希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综合性事件,所以要从多种角度去完善治疗方案,其中不仅有经济问题,还有心理,饮食,生活习惯,压力等等内容需要综合考量,这是患者以及家属,乃至全社会都共同面对和思索的。她表示恒顺慈善医疗中心,一直尝试通过中西医结合、为癌症病患提供经济资助,情绪疏导,改善饮食习惯等方式,治愈癌症患者。
“每一位走进来的病患,我们都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样。”郑宝珠女士说道,她曾是一位金融行业的高管,经历母亲罹患癌症陪护的全过程,花费巨大的金钱与精力,在这个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患者家属的心酸与无助。“我们在治疗期间,不仅要面对经济压力,还要面对如何寻找到好医生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每个医生都擅长治疗所有癌症,患者可能也需要尝试各种治疗方案,相信这个过程让很多人都感到无助,毕竟我们也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士。而除了这些,还要照顾患者的饮食、情绪、生活习惯,治疗后的恢复等,一旦罹患癌症,可以说,对于任何家庭都是巨大的挑战。”
郑宝珠女士表示:“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最需要的当然是经济支持,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这是全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我们要为病患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资助,让他们可以安心治疗,而不用有太多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因为经历过母亲罹患癌症,郑宝珠女士有着悲天悯人、感同身受其中的痛楚,2015年她毅然在新加坡创立了恒顺慈善医疗机构,旨在为不同种族的弱势群体提供长期免费并且高素质的专科中医药服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验帮助更多癌症乃至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战胜病魔。
为了寻找到优秀的医师,她自己研读了中医药博士课程,并且组织活动进行筹款,现在恒顺慈善医疗中心在各界的帮助下已经在新加坡发展,进入社区,开设诊所,为广大民众服务。“现在癌症,已经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很多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导致也会患上这类疾病。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到所有人,尽可能发展,进入到新加坡每个社区,通过与他们接触,教育,宣传、做活动等等方式,唤起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我们会从经济到生活健康饮食等等角度,去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和家庭。这也是我创立恒顺慈善医疗中心的初心。”
“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疾病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郑宝珠女士说,“社会的和谐需要家庭和谐,协助病患们战胜病痛,减轻他们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其实就是在协助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更多有爱心的人加入我们的团体,协助我们研究和推动治疗癌症的多样性方案,让恒顺慈善医疗中心成为新加坡抗癌先锋。”
“从饮食健康到生活习惯,从中医治疗到心理辅导,还有社会对于健康生活的了解和接受,我们在减轻病患经济负担的基础上,还有许多路要走,我们要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务,让他们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这可能是人类重大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2024年9月6日恒顺慈善医疗中心将举办9周年慈善晚宴,新加坡高级政务部长、国家发展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陈杰豪部长以及建築大师刘太格先生、慈善家黄马家兰女士等社会各界人士将共同出席晚宴,为人类抗击癌症的慈善事业尽一份心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Share Post

Our Latest Posts


